首頁 資訊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來源:晰數塔互聯網快訊 時間:2020年02月21日 09:07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亂翻書”(ID:luanbooks),作者 潘亂,36氪經授權發布。

快手的CEO是原來我們的員工,幫我們干搜索的,他去干快手,我都沒有投資他,傻吧,想想我都想跳樓?!茗櫟t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無事亂翻書?!犊焓质鞘裁础沸蛞焕锼奕A寫到

去百度驗證過我們的技術能量以后,我就繼續創業了。我們的小團隊做了很多類似雇傭軍的事,到處去幫別人處理技術問題?!奕A 快手CEO

注意這話兩個詞,「我們」和「雇傭軍」。雇傭軍這個詞我拿來做了標題,本文重點來扒下這個「我們」,即宿華從百度離開到正式加入快手這段時間,都跟誰在一起工作,做什么?

抽絲剝繭一下,《快手是什么》序二快手的天使投資人張斐寫到:

后來我因為張棟(原百度“鳳巢”架構師)的原因認識了宿華,他當時正在做一個社會化電商的項目叫圈圈?!獜堨?晨興資本

關鍵角色出來了,張棟。就是題圖這位。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關于跟張棟的關系,宿華在17年初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翟文婷的采訪時提到過:

2006年在清華讀博士期間,宿華退學進入Google中國研究機器學習在搜索中的應用。在那里,他遇到了張棟,倆人不僅成為朋友,后來還一起創業。當時宿華主要配合張棟做一些算法實現。

兩年后,他們都離開Google,張棟被李彥宏挖去負責鳳巢系統的架構搭建。第一次創業失敗后,宿華進入百度,還是跟張棟一起做事。他是性能和系統優化專家,張棟則擅長算法,他們兩個配合解決了不少技術難題。

2011年,宿華與張棟合伙成立了一家搜索服務提供商one box。一些知名搜索引擎最早用的就是他們搭建的技術架構?!晕逆?中國企業家

張棟是機器學習專家,出生于1976年,2007年博士畢業于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學位。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任Google研究員,從事推薦算法研發,其推薦引擎成功應用于Google全球十幾個產品中,該項目獲得了2008 Google APEC Innovation Award。

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加入百度,任鳳巢系統架構師,負責搜索廣告核心算法的研究和開發,并獲2009年百度最佳員工。

2011年4月,張棟博士帶領一個工程師團隊為多家互聯網公司提供核心技術服務:

2012年,張棟博士開發的創新搜索架構被360搜索收購。

2014年,張棟創立的萬博科思公司(oneboxtech)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合并成為阿里系的神馬搜索。

張棟自己解釋過 什么是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這個詞是和大數據連接在一起的:大數據的作用,從本質上講,是提升各行各業的效率,而機器學習是求解大數據問題最有效的工具?!獜垪?/p>

有谷歌同事回憶:

2007年,張棟在谷歌的工作涉及pLSA模型的并行化,這是用戶行為分析和文本語義理解的共同基礎,也是搜索、推薦和廣告這三大互聯網平臺產品的基礎。當時的思路是用MPI來做并行化。張棟和宿華合作,開發一套基于MPI的并行pLSA系統?!跻?分布式機器學習

2009年,張棟是百度的年度最佳員工。之前百度的搜索廣告百度搜索營銷經典版是用規則做的,張棟用機器學習做的鳳巢廣告系統(應該還有戴文淵等)給百度增加了巨大的收入。

2009年百度完成了向鳳巢系統的過渡,Q4營收同比增長39.8%,年底李彥宏曾總結:“在2009年結束之際,鳳巢系統的表現好于預期,幫助我們在第四季度實現了超出預期的業績?!?/p>

在張棟從Google到百度,再從百度離職創業剛開始那幾年,他參與攪動了江湖腥風血雨。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張棟11年3月從百度離職帶上宿華一起做的one box,其實就是后來的360搜索開放平臺,提供類似百度“框計算”的搜索服務,整合各個垂直頻道以及未納入搜索引擎檢索體系的其他數據。

因為360一直想做搜索,張棟從百度離職后周鴻祎投了兩千萬美金,在五道口做了360搜索。張棟管業務方向和融資,宿華負責算法和核心技術團隊落地,相當于是CTO的角色。但那會宿華給人印象還是一個勤奮的碼農,不太引人注意,大部分人都是沖著張棟的光環去的。

那會一周上7天班,因為還要跟360內部做搜索的團隊PK,雙周一次。那階段宿華經常睡辦公室,“曾經不眠不休連續30個小時醉心于寫代碼”的故事可能就是發生這時候。

當時團隊還有個判斷是,360有大把沒有高效變現的流量,用搜索引擎機器學習加成的流量變現系統,將360的股價從16塊翻到80-90沒問題。 自己可以從中賺到一大筆錢。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360搜索正式上線是2012年8月16號。在3B搜索大戰開打前的8月8號,張棟跟周鴻祎在談對賭策略,基于他們對周鴻祎和齊向東的了解,最后張棟和宿華不加入,是由張棟團隊中一部分產品研發加入360。

當然周鴻祎又給張棟給一大筆錢,張棟也跟大家分了。

2018年有天360開戰略會,周鴻祎又想起了這茬,跟團隊分享了一個百億美金的教訓,他說“想想我都想跳樓”。(他講錯過今日頭條的故事下回再說)

比如今天快手流行的時候,是不是你們都覺得看走眼了,有些人當年就覺得快手能長大?我告訴你,我這里有一個悲痛的例子??焓值腃EO是原來我們的員工,幫我們干搜索的,他去干快手,我都沒有投資他,傻吧,想想我都想跳樓?!茗櫟t,360董事長

那場戰略會的主題是將要all in IOT 的,他還拿快手距離論證切入點的重要性:

但快手最開始叫什么?是一個GIF快手,是一個在視頻帶寬不太夠用的時候,把很多短視頻變成一個GIF圖來亂發,這樣一個簡單的工具贏得了他第一批工具用戶。細節我不說了,因為還是那句話,諾曼底登陸第一個登陸點很重要。如果快手當年沒有這個概念,實際上它也不可能成就了后來?!茗櫟t

周鴻祎說宿華之前是360的員工,不知道這里老周是不是記錯了。

團隊一部分加入360之后,團隊的one box還在做,這時候同在五道口的鄰居UC俞永福找上門來了。

因為做了搜索引擎,360的股票從16塊一度漲到過120塊,作為當年最大的移動瀏覽器UC,也想在自己的產品里加入自己的搜索引擎服務。俞永福就帶著張棟去阿里見了馬云,最后是UC收購了one box。

宿華沒去阿里,據說張棟去呆過一小段時間,UC跟他簽的協議是他走可以,但之前團隊一個人都不準帶走。

干完這兩單,宿華財務自由了,時間線就要跟做圈圈時被張棟牽線介紹給張斐的時間線對上了。

13年,交接完360搜索,過了幾個月宿華就與張斐程一笑在街頭喝酒認識了,一伙人邊喝邊聊六七個小時后一拍即合。應該是到14年初交接完UC的神馬搜索,宿華才正式加入快手,任職CEO。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宿華從張棟那走時誰也沒帶走,但16年過后,快手大成的跡象已經強烈的顯現了出來,之前一起創業的團隊又都選擇加入了快手。比如現在快手負責商業化的嚴強,早前就是one box的實習生,隨隊加入阿里后來了快手。另外還有現在負責快手創新中心的鄭穎,17年前是UC的算法架構師,在早幾年是張棟和宿華的創業伙伴。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在搜索這段歷史發現,當年張棟和宿華最初成立這家公司叫臥龍云,除了分別賣給360和UC的搜索引擎,也還曾做過一些其他方面的嘗試。

之前曾跟熟悉這個團隊的同學閑聊,據說他們創業時也做信息流信息流產品,叫奇趣,在今日頭條百萬日活時做到了30萬日活,跟酷派合作也有70萬日活的量,但CEO覺得沒前途就沒堅持。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后來到了2015年,微博意識到跟今日頭條是競爭關系后,就從頭條撤資退出,也曾找過張棟希望投資他借助推薦的力量來打頭條。最后好像沒了下文。

宿華跟著張棟,是最早把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在中國互聯網的一批人。在Google做推薦,在百度做表現,創業做搜索賣給360和UC,他們是吃到搜索和推薦紅利的一小撮人。

在美國和中國最大的流量平臺的核心部門工作過,他們見過大量的數據,尤其是創業做搜索的商業化后,從技術轉型到業務,做用戶體系、商業體系,他們是罕見的將搜索引擎核心系統全部都做過一遍的人。他們搭建的就是中國網民的流量入口,看到整個互聯網是怎么生存、變現,見證過也實操了,流量如何通過個性化來放大,深刻理解數據和技術的力量。

后來宿華覺得自己走了彎路,不該經常做短期的事情沒有長期的事情,最后選擇加入一起做大快手。張棟這些年嘗試很多變化太快太過頻繁,感覺做事更偏向投資者視角,當然他親自下場做的都還是跟機器學習相關的事情。

從過去6年二者的嘗試來看,宿華和張棟,這對師友的關系有些類似西諺里的《刺猬和狐貍》:狐貍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收尾引段張棟的話,是他在一次活動上對工程師和做機器學習的同學說的:

我們真的非常幸運,作為技術人,如果早生十年,當時沒有足夠快的運算和足夠大的數據,做機器學習的無用武之地;如果晚生十年,好玩的機器學習難題可能都被前人解完了,會很無聊。

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相關推薦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宿華首度發長文回憶成長:快手因何而生,要到哪里去?|CEO說
宿華run產品,一鳴run公司
38歲,宿華要去IPO敲鐘
宿華的平衡術
黃崢、宿華、張一鳴的中場戰事
黃崢、宿華、張一鳴:相逢在中場
前50號員工內網開火,佛系宿華診斷狼性快手
推酒店共享預訂平臺「一宿」,華住集團CEO張敏:重塑單體酒店加盟形態
這日子口誰再拉你做民宿:絕交吧

網址: 宿華做雇傭軍那兩年 http://www.bimbinganhajiumroh.com/newsview17944.html

所屬分類:互聯網創業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