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慣融合動捕設備到 VR 樂園研發,ZVR 要為娛樂升級提供技術和內容支持
VR 市場經歷了階段性泡沫溢出之后,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據市場分析機構 Greenlight Insights,VR 線下娛樂市場規模 2018 年達 10 億美元,占 VR 行業的 7% 左右,2023 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 120 億美元。而 Location Based Virtual Reality(簡稱LBVR),是目前全球最前衛的線下娛樂方式之一。
近期,36氪了解到,光慣融合動捕系統研發商 ZVR 正在將自己的業務,從硬件研發、銷售,向線下娛樂場景拓展。這意味著 ZVR 的業務形態從 to B 拓展向了 to B、to C,ZVR 創始人 & CEO 郭偉向36氪表示,公司 B 端業務會持續加強,現階段將依靠 B 端盈利支持 C 端業務。
據悉,ZVR 提供技術和部分運營支持的合肥 VR 小鎮將于今年建設完成。其中,一項名為 The Core 的關于地心探險的 VR 沉浸娛樂體驗產品,從內容開發到硬件配備、后期運營維護均由 ZVR 提供技術支持。
郭偉向36氪介紹,The Core 是 ZVR 近 3 年以來研發成果的集合。
相對于傳統的 VR 解決方案,在同樣面積、同樣的追蹤精度和內容體驗完成度的前提下,借助光學和慣性融合技術,ZVR 將追蹤相機數量降低了 33%,同時得益于光學慣性系統深層融合后的抗遮擋和主動光 Mark 點自識別技術,系統魯棒性大幅提升,用更少的追蹤相機達到了更精準的動捕效果、更快的反應速度。
據悉,該場景面積達 300 多平米,可容納 4-12 人同時體驗,體驗者將在 NPC 的帶領下進入地心尋找藏在地核里的秘密,30 分鐘時間內將經歷從雪山到地心的多個場景,在體驗到視覺奇觀和物理特效的同時親自參與到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中。
和其他 VR 體驗相比,The Core 最具期待的是借助動作數字化技術所帶來的物理特效。
當你通過VR頭盔看到地心埃及風格的墻壁時,伸出手會觸摸到物理空間中真實的墻壁,可清晰觸摸到與視線中一致的浮雕。你可以伸手拿起墻壁上的真實火把,感受到雪山上的風、地核的熱浪以及蜘蛛爬過腿上,以及視覺上 1:1 比例還原的金字塔等世界奇觀。
了解 VR 的人應該明白, 精確觸摸墻壁和拾取物體這樣的情節設置,考驗的是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位置計算是否精確、一致,與傳統僅在虛擬世界中提供視覺和交互的 VR 技術相比,虛實結合的 VR 體驗技術要求更高。
ZVR 自 2016 年起做 LBVR 相關研發,公司積累了數十項專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悟空?光慣融合動作數字化系統」(簡稱:悟空?)。
其原理是同時利用光學系統和慣性測量單元(IMU)建立運動模型對物體進行追蹤,當光學信號產生遮擋時,可依靠 IMU 數據補償運動信息,而光學信號又可以對IMU數據的累計誤差進行糾正,新的運動模型也無需每個 Mark 點被兩個以上追蹤相機同時“看到”才能進行定位。
悟空?追蹤精度可達亞毫米級,可同時捕捉空間中數百個以上物體的 6 自由度運動軌跡,傳輸頻率能達到 1000 赫茲。和國外進口的光學動捕設備比,成本降低但精確度和速度有所提升。
郭偉向36氪表示,正在考慮將 ZVR 旗下 VR 環境多人數字化解決方案進行提升,借助目前研發中的三款 LBVR 內容和多個合作中的影院、展示中心,將 LBVR 產品逐步落地,未來可延伸的業務方向包括線下沉浸式娛樂、軍事仿真、教育及新一代展館等。
2016 年 10 月 ZVR 曾獲得來自厚德前海的 1500 萬元 Pre-A 輪融資。厚德前海在影視、文化娛樂、消費、教育等領域有領域多有布局,投資了郭帆、寧浩、烏爾善、張一白等導演的個人工作室,在數字媒體和內容商業化領域投資了淘夢、二更、新世相和潮玩星球等明星公司。
厚德前海合伙人陳昱川告訴36氪,他認為如果真正想做好內容產品和“IP+”,需要重新認識內容的價值。靠影游內容變現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內容和消費的結合:在內容架構建立之初就要規劃好后續消費開發、衍生開發的路徑。投資 ZVR 也基于這一大框架,他們也為 ZVR 導入了 IP 資源和內容團隊。
科幻影片熱的后續,將有若干著名科幻 IP 被改編制作成 LBVR 體驗。屆時看完大片,還能走進電影描述的奇幻世界,與同伴一起體驗不同角色,在虛擬世界里過一把“表演”癮。
—————————————————
注:我是36氪茉小莉,關注文娛、消費領域的新鮮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勞請備注姓名、公司、職位。
相關推薦
從光慣融合動捕設備到 VR 樂園研發,ZVR 要為娛樂升級提供技術和內容支持
創投日報 | 威士忌「VETO」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深慧視」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關注的早期項目
電競與VR融合,「電鯨科技」想用大場地提升用戶游戲體驗
自主研發無穿戴AI視頻動捕技術,「云舶科技」要減少虛擬偶像的制作成本
專注移動端AR+AI動捕技術,「與愿科技」想讓C端用戶參與虛擬IP打造
潮科技 | 亞伯拉什分享Facebook最新AR/VR成果:手勢、動捕、化身、AR虛實精確定位
潮科技 | Epic Games收購面部動捕技術廠商Cubic Motion
36氪首發 | 為泛內容領域提供VR/AR技術支持,「七維科技」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從圖文到互動影視:1-5G技術攪動下的娛樂躍進史
面向動作捕捉和虛擬拍攝領域,「中科深智」提供實時動畫和虛擬制作的全工作流解決方案
網址: 從光慣融合動捕設備到 VR 樂園研發,ZVR 要為娛樂升級提供技術和內容支持 http://www.bimbinganhajiumroh.com/zhidaoview352.html
推薦專業知識

- 136氪首發 | 瞄準企業“流 3926
- 2失聯37天的私募大佬現身,但 3217
- 3是時候看到全球新商業版圖了! 2808
- 436氪首發 | 「微脈」獲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劉在電力系統上班 2706
- 6招商知識:商業市場前期調研及 2690
- 7Grab真開始做財富管理了 2609
- 8中國離硬科幻電影時代還有多遠 2328
- 9創投周報 Vol.24 | 2183
- 10微醫集團近日完成新一輪股權質 2180